性爱视频 举办“赓续抗战精神,建功民族复兴”主题党日活动
——从白洋淀的烽火岁月到雄安新区的未来之光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性爱视频 党委于2025年10月17日,组织师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及党外人士代表一行15人,赴河北雄安新区与白洋淀红色基地,成功举办“赓续抗战精神,建功民族复兴”主题党日活动。此次活动通过一场跨越时空的沉浸式学习,引导全体参与者于历史的回响中砥砺初心,于时代的浪潮中明晰使命。
活动的首站是雄安新区启动区综合服务中心。这里作为观察“雄安质量”与“雄安速度”的窗口,其现代化、智能化、人性化的服务模式立刻吸引了师生们的关注。通过工作人员的讲解,大家深入了解了新区集成审批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的创新实践,对“高质量发展”有了更真切的体验。学生预备党员王苗丁感慨道:“在雄安新区,我感受到了国家在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创新实践,尤其是在启动区综合服务中心的参观过程中,我对未来城市的建设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
随后,队伍抵达雄安新区规划展示中心。巨大的总体规划沙盘瞬间攫住了所有人的目光。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生态格局,组团式、集约化的空间布局,配合气势恢宏的宣传影片,把一座“未来之城”的骨骼与血脉清晰地呈现在大家眼前。大家对规划沙盘表现出浓厚兴趣,纷纷就新区的产业布局和智慧城市建设提问。师生们围绕沙盘展开热烈讨论,重点关注新区如何具体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学生入党积极分子陈曦同学在感想中特别提到:“尤其是地下廊道的规划,生动体现了‘未来之城’的发展理念,其宏大的规模与高远的定位,充分展现了党的强大领导力和非凡洞察力。”
午后,队伍从面向未来的“样板间”转向铭记历史的“根据地”,奔赴被誉为“华北明珠”的白洋淀。在白洋淀雁翎队纪念馆,丰富的历史文物、珍贵的黑白照片,系统再现了这支闻名中外的水上游击队的英勇事迹,时光仿佛倒流至那个烽火连天的岁月。纪念馆讲解员在此为大家带来一堂《从雁翎精神到雄安精神》的主题微党课。讲解员深情并茂地讲述了在党的领导下,白洋淀军民如何依靠坚定信念和灵活战术坚持斗争,并巧妙地将历史与当下链接,指出当年“敢闯敢试、因地制宜”的斗争智慧,与今天建设雄安新区所倡导的“开拓创新”精神内核一脉相承。这堂在红色现场进行的微党课,极大地深化了大家对活动主题的理解。师生们凝神静听讲解,仿佛看到雁翎队员驾着枪排、用“大抬杆”等土制武器,神出鬼没于芦苇荡中伏击日寇的场面。那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和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深深触动了每一个人。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张素平同学在活动感悟中分享道:“这种精神深深震撼着我。在和平年代,我们虽无需面对战火,但仍需传承这种精神,在学习和生活中不畏困难,勇往直前。”
在毗邻的嘎子村,抗战时期白洋淀水乡风貌的还原场景,让大家身临其境地感受那段艰苦卓绝而又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的岁月。陈曦同学在学习心得中动情地写道:“雁翎队员使用简陋武器英勇抗击侵略者的事迹,让我深刻体会到‘雁翎精神’的磅礴力量。它象征着中华儿女在艰难困苦中,所迸发出的不屈不挠的勇气和保卫家园的坚定信念。”赵心茹同学也感慨道:“走进白洋淀嘎子村,雁翎队纪念馆的文物与故事更让我心潮澎湃。芦苇荡中,战士们用大抬杆枪智胜日寇,以冰车为‘土坦克’打破围剿。了解他们的事迹,让我更加明白今日的安宁是英雄们用血肉铸就的。”
此次主题党日活动,行程紧凑,内容饱满,在全体参与者心中激起了强烈的思想共鸣,取得了丰硕成果。首先,历史与现实的对话,坚定了理想信念。一天之内,从雄安的“未来之光”到白洋淀的“烽火岁月”,完成了一次深刻的精神穿越。这种穿越时代的强烈映照,让师生们深刻认识到,从挽救民族危亡到实现民族复兴,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和领路人。入党积极分子孔艺蕾同学表示:“抗战精神不是陈列在纪念馆里的历史,而是贯穿于国家发展的精神血脉——从白洋淀的烽火岁月到雄安新区的未来之光,变的是时代场景,不变的是党的领导与中华民族的奋斗底色。”其次,专业与使命的结合,激发了担当作为。作为性爱视频 的师生,大家在此行中尤其关注如何运用自身专业优势服务国家战略。在雄安,大家思考的是如何在国际交流、涉外服务中发挥桥梁作用;在白洋淀,大家感悟的是如何向世界生动讲述中国人民从抗战到建设的伟大奋斗故事。将英语专业能力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成为大家的普遍共识。
“规划初成天地阔,烟霞已共未来看”。此次“赓续抗战精神,建功民族复兴”主题党日活动,是一次成功的党性锻炼与思想洗礼。它如同一座精神的桥梁,连接起光荣的过去与辉煌的未来,必将激励性爱视频 全体师生党员,将活动中汲取的精神养分转化为推动性爱视频 事业发展、投身强国建设的强大动力,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书写无愧于先烈、无愧于时代的新篇章。(撰稿:徐中林 审核:项洁)